10月11日-14日,应角色扮演-夫妻角色扮演 胡慧贞副研究员邀请,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植物中心主任Staffan Persson教授来角色扮演 进行学术交流,并做了题为“Cell wall synthesis in land plants(陆生植物细胞壁的合成)”的学术报告(园林论坛第114讲),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植物科学的前沿盛宴,角色扮演-夫妻角色扮演 副院长孙正海教授主持报告,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了报告会。
针对“Cell wall synthesis in land plants”的最新研究进展。Staffan Persson教授提出目前植物细胞壁研究领域的一些亟待解决的挑战,包括细胞壁合成相关的蛋白有哪些、如何进行调控、如何进行互作及互作位置、细胞壁如何与细胞内部建立联系、生长发育和环境如何影响细胞壁合成等问题。在报告中,Staffan Persson教授以其独到的视角,首先向在座师生展示了植物细胞壁的复杂结构与功能。他详细讲解了纤维素、半纤维素和果胶等成分在细胞壁中的角色,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,支撑植物细胞的生长和稳定性。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比喻,他让复杂的科学问题变得通俗易懂。在介绍植物细胞壁合成的调控机理时,Staffan Persson教授不仅剖析了各种纤维素合成相关蛋白质的相互作用,以及它们与细胞壁形成的关系,还详细讲解了纤维素合成酶复合体(CSCs)的组装和功能,并分享了最新的实验结果。他探讨了纤维素合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中的重要性和潜力,特别是盐胁迫等逆境条件下的调控机制,让在座的师生们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。
在报告的高潮部分,Staffan Persson教授围绕“植物细胞壁的合成基因如何协同表达调控生长发育?”和“细胞壁合成调控蛋白网络挖掘以及最新的邻近蛋白标记技术”两大问题,介绍了其团队近年来的研究成果。这些成果不仅为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,还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。
此外,Staffan Persson教授还分享了其团队最近开发的无荧光标记亚细胞显微成像技术。这项技术为研究植物细胞壁合成提供了更为精确、高效的手段,引起了与会师生的极大兴趣。
报告结束后,师生们与Staffan Persson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。大家围绕报告内容,提出了多个角度的问题,Staffan Persson教授耐心解答,现场学术氛围浓厚。
访问期间,角色扮演胡慧贞副研究员,云南大学武旭娜教授、姜凯研究员、张冉副研究员以及中科院昆明植物所郭晗研究员等与Staffan Persson教授交流了各自的课题,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。此次Staffan Persson教授到访不仅拓宽了我校师生的学术视野,也为未来的科研合作奠定了基础。
Staffan Persson,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植物科学中心主任,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植物细胞生物学系主任,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。主持丹麦国家研究基金“终身教授”奖(DNRF chair awards)、威尔姆基金(Willum)、诺和诺德基金 (NNF)等项目。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 Plant、Stress Biology、Planta、Cell Surface、 BMC Plant Biology副主编,Plant Cell and Physiology 荣誉主编。2003年12月获得瑞典隆德大学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联合博士学位,2004年至2007年期间在美国斯坦福卡内基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,2008年至2014年在德国波茨坦马克斯普朗克分子植物生理研究所(Max-Planck Institute of Molecular Plant Physioloay)担任独立PI,2014年至2020年担任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植物细胞生物学系主任,2020年至今担任丹麦哥本根大学植物中心主任。Staffan Persson教授在植物细胞壁合成转录调控、植物细胞内囊泡运输与纤维素合成调控等方面做出卓越贡献,在国际权威杂志Cell、Science、Nature Plants、PNAS、Nature communications、Plant Cell及Current Biology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,连续多年入选植物与动物科学领域“全球高引用科学家(Highly Cited Researchers)”。
图文:胡慧贞;一审:伍林彧杰;二审:王雷光;三审:唐雪琼;